
学校新闻
2021年3月1日,学校副校长刘超军在江南校区运动场作了《培育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的主题宣讲。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培育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学校教学全过程。
我们要加强培育新时代中职生的劳动精神,这既是形成中职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新时代中职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有利于形成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第二,有利于中职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劳动,坚持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具体体现。新时代中职生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自省、学会自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自己的劳动过程中。第三,有利于中职生感受时代精神力量。新时代中职生要确立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要感受到劳动本身所激发出的人性光辉、品德光辉和精神光辉,体验到劳动者在劳动中所体现的精益求精、专注执着、无私奉献、创新创造的宝贵精神,体验到高标准高品质的追求和敬业之美、创造之美的价值升华。
刘副校长说: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安排组织了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充分利用企业文化资源,着力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了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等精神品格。
劳动精神就是每一位劳动者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在劳动过程秉持的劳动态度、劳动理念及其展现出的劳动精神风貌。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才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