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战新冠 迎大考 抓落实 努力书写抗疫答卷

2020 年4月7日,我校2017级高考班学生开学复课,4月20日,我校2018级和2019级学生也如期安全返校,致此学校全面开学复课了!从第一批学生开学复课起,学校就进入“备战”状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市委教育工委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全市《关于开展“守纪律、提效能、强执行、做表率”活动实施方案》精神,遵循“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牢固树立“严防死守,不留空白,确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狠抓落实,把疫情防控工作当重要工作抓,形成了“三加强、五到位”的防控工作格局,维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实现了防疫和复课两手抓、两不误的工作目标。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科学、有效做好开学复课后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应对新型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积极谋划、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疫情防控工作。针对有两个校区情况,学校分别明确了两个校区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和工作联络人,保证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学校积极加强与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沟通协调,主动接受辖区卫生健康部门的专业指导和人员培训,形成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

日常防控工作中,一是坚持按规定做好了每日“日报告、零报告”工作。二是分层负责,各司其职: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田锐坚持每天检查指导各部门完成防疫相关工作,第一时间传达上级精神、要求,及时安排部署学校的防控工作;副校级领导对各自分管的工作坚持每天进行检查指导,及时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各专业部、各科室按规定要求具体抓落实。开学复课1个多月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消毒杀菌、物资购发、就餐就寝、错时错峰等工作有条不紊地正常开展,没有出现防控失误失当等问题。

二、加强教育管理

因为疫情,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我校推迟了开学,为了让学生切实做好防护工作,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全面开学复课的第二天(4月21日),学校精心组织了学生的复学第一课:起立、立正,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从每间教室传来,同学们首先迎来了一次特殊的升旗仪式,因为疫情,我们没有办法在操场升旗,但国旗依然在我们心中冉冉升起。随后各班主任为学生们普及了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与技能,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病毒的传播途径等进行讲解,强调平时消杀工作的重要性,再次示范了七步洗手法和正确配戴口罩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意识和应对能力。5月8日以后,学校根据《攀枝花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贯彻落实修订版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精神,明确提出并严格执行了以下六大要求:一是学生不追逐打闹、不握手、不拥抱;二是走读生上、下学途中要坚持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上学到校或下学到家应及时洗手;三是科学佩戴口罩,并做到《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佩戴要求;四是师生随时保持手卫生,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前、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均要洗手;五是不聚集、不扎堆、尽量不外出旅游等,六是上放学、就餐等重点环节实行列队制,以让学生保持安全距离。

执行封闭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学校和社区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进出校园人员排查登记、体温测量等要求。

以上要求、措施的执行,保证了开学复课后师生身体健康安全,开学至今全校没有出现疫情情况。

三、加强心理辅导

为了让同学们复课后尽快调整认知、情绪、行为和躯体反应,顺利地度过疫情后期复课的适应期,2020年4月28日—29日,学校分别在江南校区和江北校区分年级人、分批次举办复课后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班主任也跟班听讲座。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刘敏老师做了《开学延期,人生不延期》的专题宣讲,并制作了宣讲音频通过广播系统向各班播放。同时,向全校师生开通心理咨心理求助热线,学校的两名心理健康老师积极开展师生个体咨询与辅导活动,帮助个别师生消除焦虑和不安。复课后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个体心理咨询辅导,有效地缓解了师生的焦虑、愤怒、悲伤、抑郁等不良情绪,为师生顺利度过后疫情期筑牢了坚实的心理防线,为复课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错时错峰要求落实到位

我校在校学习的班级共78个(不含顶岗实习班级),在校学习学生有3200余名( 不含顶岗实习学生)。为保证学生在入校离校、课间休息、用餐、如厕、进出宿舍等环节的人员密度,人与人之间能保持安全距离,我校对上下课、就餐、进出宿舍等环节进行了分楼栋、分批次安排,每一批间隔20分钟,较好解决人员密度问题。同时,对所有可能引起人员排队聚集的食堂、宿舍大门等场所均设置1米线等标识,随时提醒学生保持安全距离。还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通过周五错峰放学、周日错峰返校,不组织大型会议、演练等措施,较好地避免了人员大面积交叉、大密度聚集等问题,实现错时错峰的防控要求。

五、物资储配保障落实到位

根据我校规模、学生及教职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控物资的计划,我校先后投入防控物资采购资金8.11万元,采购储备了充足的防控物资。具体为:采购了防护服3套、专用垃圾桶100个、体温枪100把、收纳箱106个、水印温度计20支等防控设备;采购了5000个口罩配发给教职工;采购储备了洗手液200瓶、肥皂200块、84消毒液6大桶、75%酒精2大桶、胶手套100双、湿纸巾1200包、一次性雨衣100件等消毒用品。开学复课后,学校为每位教职工配发了20个一次性使用的标准的医用口罩;防控体温测量、清洁消毒、防护用品、应急物资等储备充足;各处洗手间均放置有肥皂、洗手液,保证了师生勤洗手的需求。

六、一日三检制度落实到位

对教职工和学生的“一日三检”是我校防控工作的重点环节,其目的是及时监测学生和教职工有无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更是加强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工和学生密切跟踪其就诊结果和病情进展需要。为提高效率,增强监测及时性,我校使用信息化手段——电子健康卡形式进行填报、监测。学生的“一日三检”(走读生为“一日两检”)由班主任(或指定教师)负责,每天做好本班学生的晨检、午检、晚检(住校生)记录、检查、上报,做好因病缺课学生追踪和记录,专业部复核后上报学校医务室。教职工的“一日三检”由部门负责监测上报。“一日三检”制度的落实,保证了我校师生体温监测“到人、到位、无死角”,扎牢了防止“人传人”的防线。

七、清洁消毒工作落实到位

校园清洁消毒工作是防控的重要环节,对师生身体健康有重要保障作用。我校制定有《防控新型冠肺炎疫情开学卫生清洁消毒工作方案》《消毒工作和洗手用品放置安排》《防疫期间厕所管理制度》《卫生检查评比通报制度》等清洁消毒制度。清洁消毒工作责任明确、措施到位、没有死角。

清洁工作方面:坚持“一日三扫,随时保洁”,每天早、中、晚对校园、教室、食堂、宿舍等学生重要聚集场所和厕所、洗手间、洗漱间进行卫生打扫和保洁,彻底清理卫生死角。校园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分类收集并及时清运各类垃圾。日常使用废弃口罩有专用回收桶进行回收处理。

消毒工作方面:为保证科学、正确、有效消毒,学校开学复课前后组织了5次消毒技术培训,还请了仁和区疾控中心的专家到校进行专门培训,校医两次对消毒人员进行现场示范培训。开学复课后,食堂实行学生错峰就餐,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空气消毒,并通风换气。投入资金4.875万元统一采购了2500个餐盘,免费发配给学生,保证学生餐具“一人一用一消毒”,对餐具的消毒,严格执行消毒时间、程序、消毒台账管理规定。每天对宿舍、教室及实训室等场所的地面、墙壁、门把手、床具、课桌椅等物体表面用有效氯250-500mg/L-11-的含氯消毒剂及84消毒液进行喷洒或擦拭,完成预防性消毒的要求,并由负责消毒人员进行登记。厕所也有专人(清洁工)负责,进行了不少于每天两次的清洁消毒。开学复课后,每天参与消毒人员达70余人。

八、“一部一策”措施落实到位

我校实行的是专业部负责制,分为艺术师范部、财经专业部、旅游专业部、信息技术专业部和综合专业部5个专业部,每个专业部学生规模、教学模式、管理特色均不尽相同。为切实做好开学复课后的防控工作,学校实施了“一部一策”策略,规定必须做好“八个环节”的防控,以达到错时错峰上课、就餐、进出宿舍等防控要求。

开学复课后,各专业部围绕学前环节、交通环节、入校环节、学习环节、就餐环节、就寝环节、消毒环节和督查环节等八个环节,按照本专业部的防控管理策略,积极开展防控工作,实现了“排队用餐单向坐、佩戴口罩上放学、行走有序不乱跑、保持间距不扎堆、上课分开有间距、就寝定位不乱窜、讲究卫生勤洗手,分类消毒无死角,监测到人无遗漏”的疫情防控总体要求,所以,复课至今学校比较平安。

上下联动,群策群力,严防死守,共抗疫情。疫情还未结束,经贸人不会松懈,内抓管理,外防输入,师生同心,继续用坚定信念书写“抗疫答卷”,战胜新冠,谋求发展,共创经贸校美好的明天。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