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新闻
为了学习并深入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同时,推进我校英语课堂建设,提高英语组教师科研和教学能力,共享、推广科研成果,2022年4月22日下午我校江南校区英语组在一教楼204教室举行了“学习新《职业教育法》,分享、推广科研成果,共探听说课教法”主题的研讨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马韵老师主持,学校教务和培训科副科长罗海峰同志和全体江南校区英语组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五段进行。
第一阶段,全体参会人员观看新闻1+1视频“大修后的《职业教育法》,将带来哪些改变?”接着,罗海峰老师带领大家深入学习并解读新《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面向人人、因材施教,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中等职业教育不再是学生学习职业生涯的尾端,逐渐变成学生们职业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我们应根据学科特色和专业需求因材施教,培养创作型、复合型、协作型的人才。
第二阶段,围绕分享市级课题《应用手机APP“多说英语”辅助中职饭店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教学实践研究》展开,课题组主研马韵、王文娇、李成程、王滕滕老师分别对开题申报、研究过程及成果进行介绍、分享和推广。该课题把网络免费的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多说英语”APP和新编校本教材《饭店英语300句》相结合,改变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手,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中用,用中学,不知不觉在任务中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化时代的学习方法,也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饭店英语口语实践能力。
第三阶段,老师们就会议前精心准备的听说课教学设计进行介绍。涂啟菊老师向大家介绍在课前对学生使用“多说英语”APP完成的语音作业进行点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针对有差异的学生设置适合的教学目标,从而在发展学生信心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王文娇老师在口语拓展环节采用半开放性的口语表达活动,扩充词汇和句型,利用视频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灵活的对话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逐步解决学生不善于开口说英语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提高了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小组合作能力。马韵老师介绍整合优质网络资源,在英语口语课堂中发挥出的信息化教学优势;例如,本教学设计中采用的“多说英语”APP辅助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APP任务台阶低、密度大、层次分明、参与度高的优势也都渐渐的显露出来;同时很好地实现互动教学,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资源的推送、辅导、评价、改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付瑶老师强调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介绍在听说课中借助希沃制作的单词游戏,激活了学生大脑,提高了学习热情,克服了学生生词障碍,帮助理解大意,反复记忆巩固新知。
第四阶段,英语组成员集思广益,集中打磨这两份听说课的教学设计,在全组跨专业的英语课堂推广,同时,为今后教师信息化技能比赛做好技术准备。
最后,学校教育和培训科副科长罗海峰同志总结发言。他希望老师们继续深入学习新《职业教育法》,实现中职教育是“突出教育本性的职业教育”;同时对老师们介绍的听说课教法策略给予了高度肯定,各组思路设计方向、信息化手段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为提高听说课教学质量做出不同的尝试;各小组思路碰撞出了火花,达到了应有的效果;英语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听是输入,说是输出,要有良好的输入和输入,就是多听多说。语言的习得主要依赖语言环境,虚拟软件可以提供自由的口语学习环境和空间;下一步,集英语组各位老师的所长,继续打造精品的听说课教学模式。
本次研讨会只是一个提升和成长的开始,我们学习并领会了新《职业教育法》,也欣赏到了课题组集体智慧的力量,课题组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把看似简单的英语听说课,转化成为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的综合平台。借助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实现中职英语教材多媒体化,学生学习自主化,课堂高效化和评价导向化,最终实现学科的育人功能。它对于我们的触动和启示一定会给我们今后的英语教育教学及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动力。
【撰稿:马 韵】
【审稿:王 鹏】
【终审:傅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