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新闻
省上举办教师技能比赛,照例,市里,学校先举办选拔,今年学校级的教学设计赛项十九人报名,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组的分别有十三人和四人,后两个赛项已于本周结束,课堂迸发出火光电石的魅力,让人难以忘怀,每年学校公开课比赛,总像雨后春笋,雨后秋草蓬蓬勃勃,总会有新发现,总会有鹤立鸡群,总会有布谷催麦黄的情真意切,让人久久难忘。
本学期的公开课中,郑静老师的音乐课,《节奏与节拍》让人震撼,她把诗与歌结合,在节奏与节拍的创新中让学生充当创新主角。诗与歌本是孪生姐妹,没有歌的节奏,诗就变成没有翅膀的飞鸟,永远也飞不上蔚蓝的天空,没有诗心诗意的歌也只是无病的伸吟,装病的东施。即使诗与歌现在分门立户,诗与歌灵魂中的遗传亦然声色相仿。郑静老师用鼓点指挥学生用不同的节奏朗诵《登鹳雀楼》感受不同的意韵,学生分组创作,合组展示,学生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创新不同的集体朗诵节奏,各组之间形成了神奇的节律,古老的鼓点让王之涣鹳雀楼上的感慨变幻出莫测的心境,诗与歌的合体碰撞迸发出诗歌最原始的光芒,也有力地回击了以为诗歌就是折断的散文的臆想。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动力在于找到创新的魔法宝剑,为集体的荣誉不竭努力,就会赢得自尊与掌声,课堂生动,颇有震撼力。当下的诗与歌开始出现互相摆脱的迹象,有的诗,不讲节奏,不讲韵律,纯意识的流动,有的歌只讲情感,声撕力竭,没有意境,郑静老师的课在歌的节奏与节拍中朗诵古诗,对于学前教育的未来老师培养职业素养大有裨益,对于语文课的创新探索也摸索出新的路子。
郑静老师的课让我想到了痞痞的赵雷唱《成都》的伤感,酒醒玉林路的小酒馆,手揣裤兜,牵着女朋友,在潮湿的成都路灯下消磨青春的日子不再,总有一种伤感在低沉的嗓音中盘旋,是不是柳永的“柳柳岸,晓风残月"的翻板?是不是节奏与节拍时下百态心境的细腻描摹?
龚炜老师的《汽车空调工作原理》(这标题也许更适合这节课,原标题可能是教材原章节标题),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和仿真技术把看不清楚的制冷原理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学生精准参与,让汽车空调制冷演绎成一幕生动的活剧,充分展示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纯熟运用,整齐有序的课堂秩序让课堂立德树人的姿态玉树临风。龚炜老师把控课堂有极强的功力,声不高,有内力,有推手太极的些许魅力。
杨帆老师讲幼儿文园,讲幼儿文学的声调,结合了她一级甲等普通话教师的功力,实用性极强,效果显著,在声调的体验中学习幼儿文学的声调,功力扎实,课堂生动,评课老师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看大灰狼夸张的神气,听白雪公主深情的倾诉。这就是课堂的本真,以教师的示范引领学生蹒跚学步。
刘琴老师将枯燥的法律文本演绎成仿真的社会生态,思路清晰,通俗而易懂,创制课件体现了其对授课重难点的准确把握。
歌德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杨小仪老师的《站姿训练》课,引导学生从人的一举一动看其内心世界,从站姿气质展望职场境遇,训其形塑其心,铸造职业人强大的内心世界,课如其名,礼虽小仪而心有深海,小仪老师的课是一堂影响人的一生的行为修练课,当学生成为步履蹒跚的老人,脑海中也许会联想到这堂生动的站姿训练课。
钟于老师体育课紧扣时代脉搏,在活动中训练学生户外活动和救护能力,在灿烂的阳光下,草坪上,学生们专注于分组对抗展示搭建账蓬,户外救护,实用而高效,从课堂中学会户外活动,学会野外紧急救护的本领,这就是教育的魅力。学会生存本领就是职业教育的根本。
还有烹饪班老师教学生把宁静的菜蔬塑造成色香味俱全的菜品,满足各种胃的欲望,满足客人对滋味的爱恋,让人体会生存最原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