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精准扶贫再上路

为了深入开展精准扶贫,把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怀带给大山深处,2019年1月22日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田锐,党委副书记刘平一大早就驱车前往攀枝花市盐边县鱤鱼乡小槽村了解看望慰问精准扶贫对象期及腰果和切吉拉机两家人,让冬天的希望照亮山乡的角落。

田校长一行在高加才书记和袁得志书记带领下绕曲折盘旋陡峭的山路来到半山腰一所破旧的干打垒土房前,期及腰果砸吧着旱烟袋蹲在土房下,不大说话,闻讯而来的期及腰果的儿子扬着烟熏色的脸打开了话匣子,自己全家十二年前由凉山州雷波县自主迁移到小槽村,这里能种几亩又瘦又矮的玉米,供全家糊口,原来的家一年四季土豆吃的反胃,一家七口人,父母常年生病,自己两口子大字不识一个,两个妹妹正在读书,是小槽村的乡亲收留了自己,两头牛两头猪是自家的,山坡上贫瘠的包谷是自家主要财产,一间干打垒是厨房,火盆旁的电饭锅是家里唯一的家电,七八个碗盘胡乱蹲在狭小的屋子里。一间屋子里打了三张地铺,破旧不堪的衣物横七竖八的堆放地铺上。田校长、刘书记了解了期及腰果家的基本情况,当场表示,欢迎两个上初中的女孩子毕业后来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学技术,按照有关政策提供资助,扶贫先扶技,有一技之长是脱贫的根本。

切吉拉机家在另一座山头上,和期及腰果家一样都是彝族人,都从雷波自主迁移到小槽村,切吉拉机今年五十一岁,四十四岁结的婚,三个孩子,大孩子七岁,衣服破旧不堪,两眼有神,黑白分明,七岁的孩子像一枚刚从地里挖出的土豆蛋子,浑身沾满了泥土,切吉拉机的妻子从家里拿了两枚椪柑,痴笑着递给我们,不说话,我们不忍心接过椪柑,她便蹲在地上盯着椪柑。切吉拉机接过我们带来的礼物,连声说谢谢,高加才书记和袁得志书记与切吉拉机谋划着山上来年庄稼的布局,田校长和刘书记留下了技吉达吉家的电话,为以后精准扶贫思想着帮扶的办法,不觉已是中午时分。灿烂的暖阳从山头上照耀下来,小槽村依依不舍的留在了我们身后。

期及腰果和技吉达吉两家是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今年新承担的两户扶贫对象,我们已经帮助三户人家脱贫,新的一年我们又走在精准扶贫的路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特色,不管大家走多远,中国人习惯于大家走在一起,这就是前进中的中国,这就是互相帮扶的中国人。


田锐校长、刘平书记和期及腰果父子合影

 刘平书记、高加才书记和期及腰果儿子在交谈

规划从远处开始

切吉拉机家著名的家电和简陋的厨房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