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新闻
我校2017级现代农业技术一班学生白阳龙参加四川省2020年“9+3”高职单招免费定向培养计划考试被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录取。至此我校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已有5名“9+3”同学获得高职单招免费定向培养资格。乘着这一“阳光政策”的春风,同学们不仅享受了免学费政策,给家里减轻了经济负担,;还进入了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为自己争取到了好的学习空间;定向到环境保护局、水电水利公司、林业局等好的单位为自己谋到了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寒窗苦读已三年,授业奉德造天骄”。刚入学时这些来自大山深处的孩子没有过人的天资、没有特长,甚至有一些内向、自卑。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的老师们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相信“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鼓励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抒写属于自己的辉煌。他们基础差,中考成绩几乎在300分左右,于是早起晨读、课后辅导、晚自习加餐……他们在一点点进步。一次次的书写,错别字少了;一遍遍的练习,数学题会了;一天天的朗读,英语开口了;一次次的实验,专业技能提升了……
“穷则思变,变则通”。国家和学校全方位扶持,所有用费全免、生活补助、车费报销、衣服发放……自己在学校的物质有保障了。这些“懂事”的孩子还是生活在贫困的“重压”之下,他们还担心家里的老人没人照顾、家里的农活没人干。老师们针对这些情况,引导他们正视贫困,积极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帮助他们塑造自立自强的性格,做到善于“思变”。了解到来自木里县白碉乡的吴施义、西秋乡的项金平家里特别困难,学校就安排他们周末参加勤工俭学,老师们自发凑钱捐助;来自木里县白碉乡的叶松脑部曾经做过手术,老师就肩负起陪他上医院的责任;来自木里县博科乡洛纳村索更组的刘于祥家里收入不高,老师们便积极购买其花椒等农产品并帮助其在网络平台销售农副产品。学校从“智助”“资助”“自助”全方位帮助他们成长,不仅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培养了其战胜困难的信心,成为了自信的阳光少年。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三年的辛苦,三年的努力,三年的付出最终换来丰收的硕果,学生和家长纷纷致谢老师,致谢学校,“我们做梦也没想到孩子会上大学,我们高兴得睡不着觉……”,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真诚的谢意!
“心怀感恩,带着希望出发”。三年来,同学们在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这所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感受了爱、学会了爱、树立了信心、拥有了责任心。他们感恩国家的资助政策,感恩学校的精心培养,感恩老师的辛勤付出。他们带着美好的憧憬、带着无限的希望、带着拼搏的动力,心怀感恩,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大学,去继续书写他们人生的华丽诗篇。【撰稿:周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