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新闻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2015年10月26日,我校在运动场第二次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此次活动由学生科李崇立同志主讲《曾国藩与〈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与〈曾国藩家训〉》的主要内容为:一、曾国藩其人。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他的著作和思想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二、《曾国藩家训》。1.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勤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2.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3.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4. 修身十二款:(1)主敬;(2)静坐;(3)早起;(4)读书不二;(5)读史;(6)谨言;(7)养气;(8)保身;(9)日知其所亡;(10)月无忘所能;(11)作字;(12)夜不出门。
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中的“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李崇立同志结合“三严三实”教育活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着重讲解了“修身十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