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新闻
在困境中崛起
发布时间:2008-07-01 09:53:24
发布者:招办
阅读次数:977
走进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新建的男女生公寓、实训大楼、塑胶田径运动场、多功能综合大楼、千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校园网……尽展眼前,这些高标准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无处不彰显着学校蓬勃的生机和充足的发展后劲。这,只是看到的表象而已,更多、更大的变化来自于学校的内部。
2001年,学校成立,在校学生400多人。
2003年,创建成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400多人
2006年,创建成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2400多人。
谈起学校六年来的发展,校长董之云如数家珍,他认为,学校的发展得益于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大量的需求,得益于国家对职业教育大力的扶持,同时也与家长们对子女的择业观转变和学校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董校长介绍,学校成立伊始,就开始走市场化办学之路。学历层次上,在办好三年制普通中专的同时,分别与部分高校联办了五年制普通大专班和四年制成人大专班,与部分普高联办分流教学中专班,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了保证办学质量,学校苦练“内功”,强化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改革,以能力为本位、以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重视学生一专多能和学习能力、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文化课课时开足,专业技能每月有考核,期末有展示。
“出口”是职业学校的命脉。近几年毕业生良好的素质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一些用人单位便以企业“冠名” 的方式提前预订毕业生,学校拓宽了“订单”式培养的路子。为实现学生毕业后的“零距离”就业,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企业合作,广泛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学生见习、实习工作,同时聘请行业中的专家和技术尖子来校兼课,并参与对学生和教师的技能考评检测。
面对成绩,校长董之云显得异常平静。他认为学校今后要走的路子还很长。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是大众教育,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必须抱着对家长和学生负责的态度,凭良心办学;今后学校还必须在内部管理和“市场化”上多作文章,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让更多的教师既有理论知识又会熟练进行技能操作,按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设计,同时加大市场调研力度,贴近市场不断开发较有潜质的专业,为攀枝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六年来,学校的毕业生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旅游、烹饪、幼师等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饭店服务与管理”和“计算机及应用”两个专业已经建设成为了省级重点专业,与此同时,2002年至2005学生对口高考上线率超过95%,2006年上线率是全省平均上线率的2.4倍。
对于未来,董校长充满信心,他说:“我们将继续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示范性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