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关于对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申请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报告
关于对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申请
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现有在校生2100人,41个专业教学班,开设有计算机与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烹饪、文秘、英语师范、幼儿师范、财会、工艺美术等专业,其中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172人,其中专任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110人,省市级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8人,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1人,中级职称的教师55人,双师型教师45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1%。      
学校现取得的荣誉和资格有:四川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标兵、市卫生红旗单位、市教育局督导评估优秀学校、市园林式单位、市绿化先进单位、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市学校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国家职业培训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四川省再就业培训基地、攀枝花市旅游培训中心基地、攀枝花市职业教育中心等。
二、评估情况
   (一)办学方向明确,办学质量效益好
1、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主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和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适合。
2、办学规模较大。在搞好职业学校学历教育的同时,加强职业培训,初步形成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人数达2100人以上,短期培训人数每年达2000人左右。
3、学校毕(结)业生质量好。就业率达90%以上,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80%以上,能够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岗位变化的要求,成才典型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4、学校的骨干示范作用好。办学特色鲜明,质量和效益高,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为省级骨干示范性专业,注重改革创新,注重总结和提高学校在办学、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创造和积累的经验,对同类学校有借鉴和示范作用,推动了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有良好的声誉,社会形象好。
   (二)基本办学条件良好
1、学校现有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含原职中的实习基地),正全力争取新征用土地20亩。
2、现有校园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今、明两年还将修建2.0万平方米。
3、专兼职教师比例合理。现有专任教师近100人,今年新教师分来后,专任教师可达110人左右,其中,有高级教师31人,中级职称教师55人,双师型教师45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5%左右。
4、学校有满足各专业试验、实训需要的教学设备、场地;试验自开率、实习开出率达95%以上;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5、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建有校园网,有能满足办学需要广泛获取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软硬件设施,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图书室藏书6万册以上(含电子图书);今明两年将新添购图书2万多册。
6、学校有教学用计算机近400台;多媒体教室4间。
7、学校现有250米的塑胶体育场;将新建篮球、排球场。
8、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学校发展;“十一五”期间,市财政安排了3000多万元资金支持学校创建“国重”,学校还将自筹资金800多万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三)其它条件
除“与国外合作办学”现在达不到条件外,其余通过努力均能基本达到要求。
三、对照《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的39个三级指标,评估情况如下:
目前学校有29个三级指标能达到A等。
有4个三级指标,即“学历教育人数”、“教学用计算机”、“校园建筑面积”、“图书资料与借阅使用”只能达到C等。
有4个三级指标通过努力争取达到A等,即在“培训教育人数”上,学校将加大短期培训的力度,平均每年培训教育人数达 2000人能达到A等;在“占地面积与校园布局”方面,把原职中的实习基地面积加上能达到A等;至于“学历与职称”,学校希望2006年能新进一名研究生,将不是本科学历的人员调整为实习指导教师,这样该条目能达到A等;“体育设施及体育工作”要求只要有300米的塑胶运动场就能达到A等,学校250米的塑胶运动场竣工后基本能达到A等。
有1个三级指标,即“弹性学制与学分制”,通过下学期在一年级的新生中实施“学分制”管理,能达到C等。
有1个三级指标,即“与国外合作办学”达到C等有难,我校将积极争取与国内外资机构合作办学,力争达到C等。
   四、“创国重”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硬件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1、2006年,动工修建第二教学楼、室内运动场、图书馆及多功能会议厅,建筑面积10000㎡左右,争取2007年7月底前交付使用。
2、修建3000㎡左右第二食堂和烹饪习作室。
3、修建3300㎡的第二女生宿舍和3000㎡的第二男生宿舍,用来解决学生住宿的问题。
4、学校现有运动场地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十一五”期间,需新建篮球场。
5、学校的整体规划完成后,将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育人环境。
6、加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添购专业实训基地设备设施,建设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训场地。
(二)软件建设
1、按《学校章程》完善学校内部机构和管理制度;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做好依法治校工作;加强教代会、工会工作,努力推进校园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大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力度。
2、继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
3、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到2010年,专任教师在130人以上,学历达标率达98%以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人员达一定比例;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各种途经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70%,复合型达到20%。
(三)办学模式
1、继续坚持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狠抓短期培训工作。
抓住攀枝花市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契机,办好旅游类专业,培养服务业从业人员,提高我市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做贡献;发挥我校作为“攀枝花市职业教育中心”和“攀枝花市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充分利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认真做好短期培训工作,每年培训2000人次以上。特别是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做贡献;加大下岗人员和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力度,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做贡献。
2、继续做好“初职班”的教学工作,课程开设上重视专业课的实践性和动手能力,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联合办学的管理制度,努力增加联合办学学生的规模。扩大与普高联合办学的规模和形式,认真做好部分高中学生分流后的职业教育工作;扩大与高校联合办学的规模,增加与高校联合办学的形式;积极加大与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四)狠抓教育教学工作。
1、加强德育工作,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德育工作体现职教特色。狠抓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的助学制度。
2、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骨干专业建设,狠抓课程改革,加强科研,有针对性的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效益;坚持就业升学两手抓,坚持文化科学知识与专业课并重,狠抓学生的技能训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3、加大学生实践操作课程的课时量,学生在企业见、实习的时间不少于一年;2006年秋季开始实行“学分制”,建立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弹性学制”学籍管理制度。
test